Search

【校園超連結】鍾宜芬/大概兩千歲 - 讀.書.人

kampusssss.blogspot.com

「老師,妳到底幾歲?」

每次遇到孩子問我幾歲,我的官方回答總是:「大概兩千歲。」一般孩子對年齡沒有太直接或太絕對的認知,多是以生活範本進行對照。比方說,有些孩子的爸媽二、三十歲,有些四、五十歲,孩子就會以此推算;若是沒有爸媽這個參考點,則透過其他親近的人來推估。每個孩子心裡的猜測都有所差異,所以這張臉還能打模糊戰的時候,我暫時沒有想過坦白。

不過,老師這個工作,無論真實年齡幾歲,一進這個圈子,就先被叫「老」了;這一聲「老師」雖然出於尊敬之意,但對於剛踏入教師圈圈的我而言,也存在著「得快速熟練、快速凝練各方經驗,才不枉為師」之意。我帶著滿腔熱血來到這裡,不該是任意潑灑的,而得時常提醒自己「舀出來時吹一吹」,讓熱度不至於高得燙傷誰,包含孩子、同事以及自己,得真正負起責任,實實在在地運用那號稱「兩千年」的智慧,讓自己時刻反省、讓孩子相信自己,每天每天都更好一點點。

沒有明載在課表上的教育任務

除了國語、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知識傳授,老師還有很多沒有明載在課表上的教育任務,得分配壓縮在其他空白時間裡,比如晨掃、導師時間、下課與午休時間;短則十分鐘,長則四十分鐘,那是導師在掌握教學進度之外,非常珍貴的分分秒秒。我們會觀察每個孩子的特性,客製化一對一的談話內容,協助他們積極追求、練習挫折、學習勇敢,使得向善、向學的目的,在萬變的引導鷹架搭建工程裡,仍可以不離其宗。

然而,鷹架搭是搭了,怎麼爬還是得尊重孩子的選擇,很多時候也得睜著眼看他們跌進康莊大道旁邊那條不起眼的小徑,不能按著他的身子逼迫轉向,命令他直進到前人種的樹下乘涼--即使這樣將省去他大把的時間與氣力,但藏進孩子血液裡的訊息是:「用腦也沒用,聽你的就好。」他的思考會被馴服甚至退化;他與生俱來嘗試錯誤的勇氣將逐漸消減;他會等待解答,而非著手尋找答案;他將不再相信自己的創意,可能活成另一個工廠的罐頭;他不會知道原來成功並非一蹴可幾;他將視沿途樹下的蔭涼為理所當然,對他人善意不再心懷感激……這些可怕的訊息輸入,都來自於那個想讓他們走得更快或更輕鬆的善意。

作為老師,我要求自己練習轉念:也許他決定走的那條小徑,將通往一座未開發的森林。如同故事裡英勇的主角,也是披荊斬棘後才找到幸福,都得吃上一點苦、受過一點傷。

很多時候孩子記著的是「感覺」

兩千年只是宇宙的一眨眼,但老師仍可以用提前凝練的經驗做些什麼。我的選擇是為孩子擔心,同時定睛於他,真誠地為他那一丁點的進展喝采。若孩子想長成我這種大人,這些老掉牙的經驗也許他仍會願意看一看,笑看我迷失時的茫然,參考我努力時的狠勁。

我們可以一起討論走入小徑的開發計畫,一起確認肩上背負足夠那山那水的行糧與意志,一起推演面對危機是進是退的情境判別,一起為勇氣加柴添火,然後拿一些勇氣去相信,這一次一次的冒險,會堆疊出孩子獨特的夢想,他的身上會配備光榮的傷痕,同時長出屬於自己的顏色。

在學校裡,有些學科知識會被時間曬得退去墨色,也有些很幸運地能被孩子記得,而從經驗回望,很多時候孩子記著的是「感覺」;他們可能不會真正把哪一句話放進心裡,可是會不知不覺地吸收老師照顧與關心他人的方式,除了很忙的腦袋之外,還有整個身體也會幫忙記得那種被愛的感覺--真正被愛過的人,才有機會學習怎麼愛人,也才會長出快樂的能力。

像我,光是練習放手,日子也過去了千年。我是那成精的小妖,修練成人之時,仍記著怎麼無悔地愛人。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November 09, 2020 at 11:40PM
https://ift.tt/3n16Wf8

【校園超連結】鍾宜芬/大概兩千歲 - 讀.書.人

https://ift.tt/3efI8fo


Bagikan Berita Ini

0 Response to "【校園超連結】鍾宜芬/大概兩千歲 - 讀.書.人"

Post a Comment

Powered by Blogger.